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五个不同的深度层次,不同的层次可以塑造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只能停留在第二层,始终无法再深一层。

第一层的沟通是信息传达,比如:“饭做好了,过来吃饭吧。”“好的。”这层的沟通非常简单,只是传递给对方一些信息,对方给予一个简单的反馈就结束了。但是,看似简单的信息传达的沟通,做到有效的沟通也是有难度的,因为在生活中,一个人能够做到不带个人主观评价和个人情绪的传递传递一个信息,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日常我们很容易发现一句简单的传递信息的话语都可能会造成矛盾,或者听者的不愉快。

这就会形成第二层沟通,叫做“情绪性冲突”;很多人会在沟通时,对于对方话语中的情绪或者评价不舒服,或者自己带着情绪,因此沟通双方就会产生情绪性冲突,这种冲突通常都是来自于自身的价值观、习惯的一种直接反应,情绪性冲突通常会造成沟通双方开始指责或计较对方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然后指责对方而防卫自己的立场,至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折往往变得不再是焦点,因此情绪性冲突又叫做防卫性冲突。生活中很多夫妻吵一辈子架都是在这个层次。

如何能做到放下情绪,回到事情本身的沟通呢?这就是沟通的第三个层次,叫做“悬挂分歧”。沟通双方先放下情绪,耐心的说明自己对对方个人及其沟通内容的意见,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认可,简单来说就是把各自与对方不一致的各种意见摆出来,彼此理解对方的不同立场和意见的深层原因,并始终努力做到不带情绪的理解分歧,最后,双方提出希望对方做出改变的要求,并表达自己能做到的改变。

只要能做到不带情绪的悬挂分歧,沟通就会很顺利的进入第四层次,叫做“建设性的冲突”。双方了解了分歧的原因,各自也愿意体谅和自我调整,不代表沟通的冲突和矛盾就自然化解了,在后续的沟通中,还是会产生冲突,但此时双方在冲突过程中都会明白冲突的原因,更愿意坦率的沟通化解、主动调整自己,因此这种冲突是建设性的,有价值的冲突。用冲突让矛盾产生,并带着解决矛盾的积极态度去处理冲突,最终就会达成更高的沟通层次。

最好的沟通层次叫做“深度共识”,达到此时,不代表沟通双方对沟通的内容会持有完全相同的立场和意见,但是双方都清楚对方的立场和意见,并充分尊重和理解,因此即便是意见冲突也能够找到双方均能够接受的相处方式。就像那些一辈子不怎么吵架的夫妻,不代表他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都高度一致,只是他们都非常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能完全抹去的,彼此尊重、理解对方的不同,并找到双方均可以接受的方式舒服的相处。